基础设施匮乏、大宗商品市场行情波动,迫使非洲的采矿公司及其物流和运输合作伙伴必须创新变革。
近期,非洲蓬勃发展的采矿行业发生了快速变化。采矿业是非洲经济发展的主要拉动力,但是现在却面临基础设施匮乏、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波动等一系列问题。为此,采矿公司积极寻找新的应对措施,来适应形势变化,并寻求可靠的物流和运输合作伙伴来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
非洲是全球钻石、矿物以及黄金、钴、矾土、铀和白金等稀有金属探明储量最大的地区之一。主要产区包括南非、刚果民主共和国、加纳、博茨瓦纳和纳米比亚,过去十年,这些产区的采矿业对非洲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 5%。
近年来,市场对矿物和稀有金属的需求非常强劲,尤其是中国经济蓬勃发展,需要大量进口钢材、铜和铝等工业原料和基础设施原料。
同时,中国在全球信息技术和通信领域所占市场份额愈来愈大,在从非洲进口矿物和稀有金属方面已经不输于欧洲、日本、美国和印度等新兴国家。这些原料用于制造智能手机和计算机,或者用于制造卫星和飞机部件。
但是,近期中国经济下滑,对大宗商品需求减少,其中,对铜和镍的需求下滑 30%、铁矿石下滑 40%、煤炭下滑 20%。因此,在一些非洲国家占 GDP 总量超过 50% 的采矿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迫使行业所有参与者必须适应新的形势。
其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非洲基础设施和运输设施匮乏,不同国家的发展程度也有很大差异,而采矿现场地处偏远、非洲运输网络覆盖不够全面,使情况更加复杂。
Bolloré Logistics 约翰内斯堡采矿部门总监 Helle Rasmussen 解释道:“基础设施发展程度各不相同、长距离运输大量原料、采矿现场分布零散,这都需要进行针对性的详细规划,以遵守交货期限,而在这样复杂的情况下,要临时迅速更改计划就更加困难,但这也正是我们要改进的地方。”
其实,最新的一些技术发展已经让采矿集团及其物流和运输供应商能够加快运输速度、提高服务水平并加强对非洲操作的控制。一部分原因是一些港口和公路的设备和系统有了长足发展,减少了海上运输和陆路运输时间,缩短了采矿场、客户和供应商的距离。
此外,非洲内部更广泛的服务网络覆盖也为大宗商品存储和运输提供了帮助。例如,赞比亚铜带市钦戈拉就被邻国刚果民主共和国作为大型采矿操作的共用物流枢纽。
同样,非洲其他地区的大型矿业公司也开始共享仓储和装货地点等有限的资源,共用基础设施,优化采矿物流资产的使用,等待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发展。
除了节约时间和成本,改进提出设施和组织机构以外,采矿公司还坚持物流和运输合作伙伴必须严格恪守职业道德。当前,采矿行业有很多不法运营商违法降价恶意竞争,只有遵纪守法、可靠透明,才能换来长远的发展。
Rasmussen 女士说:“正是这些挑战让所有参与采矿行业的人士积极寻求改进措施,提高服务质量、快速适应市场变化并为客户节约成本。”Bolloré Logistics 是非洲大陆采矿业的主要参与者,在非洲 22 个国家参与了 90 个正在进行的采矿项目。
Rasmussen 女士还表示:“尽管近期市场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非洲的采矿场仍在运营,产品也会继续出口,并从合作伙伴处寻求最高效的解决方案。未来仍然是光明的。”